近日,三峡医学检验实验室特聘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张宏冰教授率领的团队与其他合作者通过研究高尔基膜蛋白1(GOLM1),揭示了GOLM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机制,相关研究在国际心血管研究权威学术期刊《循环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发表。
缺血性心脏病、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以动脉血管壁脂质堆积和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的主要病因,目前仍缺乏安全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抗炎手段。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样本,发现循环GOLM1水平升高,进而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新靶点:GOLM1蛋白。这种名为GOLM1的蛋白质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垃圾”堆积)患者和实验小鼠的血液、血管斑块中含量异常升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抑制这种蛋白能显著减少血管炎症和斑块形成。
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深入分析它是如何危害血管的:一是加速“垃圾”堆积。GOLM1会“指挥”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大量吞噬血管中的氧化胆固醇,导致细胞变成充满油脂的“泡沫细胞”,形成斑块核心。二是引发慢性炎症。该蛋白还会激活血管壁的炎症信号,释放大量促炎物质(如IL-6),形成“越堵越炎、越炎越堵”的恶性循环。
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的“水垢”,而GOLM1蛋白是加速水垢形成的“帮凶”。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能“精准拆弹”的抗体药物,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带来新希望。实验显示,给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注射GOLM1中和抗体,4周后血管斑块面积缩小近1/3,且斑块结构更稳定,破裂风险降低。研究团队已启动针对GOLM1的抗体药物临床试验,未来或为心梗、中风等疾病提供新疗法。
据悉,三峡医学检验实验室与张宏冰教授团队长期保持深度合作,参与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日前,为加强代谢性疾病与分子诊断实验室建设,提升科研、临床和教学能力水平,三峡医学检验实验室特聘张宏冰教授为代谢性疾病与分子诊断实验室名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