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山城重庆群贤毕至。2025年4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年会”在重庆科学会堂隆重举行。作为我国肿瘤标志物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本届会议吸引了包括院士专家、学科领军人物在内的几千名业内翘楚齐聚一堂,开展学术研讨与产业对话。美光硅谷&三峡医检团队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服务健康”为参展主题,携自主研发的多款精密仪器及配套试剂耗材盛装亮相,在为期三天的学术大会上谱写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华美乐章。
我司展台以科技蓝为主色调,搭配美光硅谷自主研发的各类真机和试剂耗材,尽显科技美学空间设计。参展期间,我司携最新迭代升级的稀有细胞捕获仪、Isocell荧光扫描显微系统、Bio-mixer02生物混匀器等医疗器械产品崭新亮相,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临床实用性,吸引多位经销商和临床专家驻足咨询,成为展区最具辨识度的视觉焦点之一。
展会第二天,三峡医学检验实验室展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基础部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委员会主任委员、CACA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主席邢金良教授、中国CTC产业联盟理事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胡志远教授、中国CTC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杭州华得森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张开山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宏冰教授、重庆大五公司康敏总经理等专家亲临我司展台,与邓亚光教授团队展开亲切交谈。“在循环肿瘤细胞富集过程中,传统混匀方式容易造成细胞损伤,而BioMix的gentle模式通过优化摆动频率和幅度,将细胞存活率提升了20个百分点。”专家们亲自操作系统或了解后,对美光硅谷自主研发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表示赞赏。胡教授指出:“这种能够自动识别样本类型,而且还能匹配最佳混匀参数的设备,代表了生物样本处理的新方向”,他表示CTC联盟单位要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共同为液体活检技术贡献CTC专业力量。
大会期间,公司董事长邓亚光教授、公司特聘专家张宏冰教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车志丹教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张志教授、三峡医检临床负责人付辉玲、仪器研发负责人邓江平、试剂研发负责人孙长胜、临床项目经理覃程陈等专家全程参与了多场学术交流会议,在CTC标志物论坛活动中结合临床及研究过程,与专家们进行了CTC相关学术沟通和交流。
公司特聘专家张宏冰教授在肿瘤学学术会议哈佛归国学者论坛上担任报告嘉宾,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其精彩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
与此同时,公司研发团队积极投身各类学术活动,团队发表的《同一管血液样本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的双检测》论文在“TBM青年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优秀壁报交流”奖。在“CTC临床最新应用”卫星会上,试剂研发负责人孙长胜与国内外同行深入探讨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在“肿瘤标志物的即时检测新方法”研讨会上,仪器研发负责人邓江平、项目经理覃程陈就检测标准化问题发表了专业见解;年轻的研发人员和市场推广人员更是抓住机会,在茶歇间隙与专家们交流请教。参会团队在总结复盘时感慨:“这次我们带来了技术和产品,带回去更多是创新灵感。特别是与顶尖专家交流起来,让我们对紧跟国际前沿技术趋势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通过这次全方位的学术参与,美光硅谷&三峡医检团队不仅展示了技术实力,更构建起“学术-临床-研发”的良性互动生态。大家深知:“闭门造车永远造不出好产品,只有扎根市场,了解同行,拥抱前沿,才能做出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产品。”展会中,研发与市场团队的成员们与同行业的专家们充分的交流探讨CTC仪器和试剂的最新研究成果,更深、更广地拓展了团队对肿瘤标志物检测最新、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全面了解,展会虽落幕,但由此开启的合作新篇才刚刚开始。研发团队已经着手计划在下一代产品中逐一打磨,通过不断的交流促进,我们相信随着我们的前沿液体活检技术的更快速发展和创新,会使得液体活检技术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应用技术更加完善和优化,也能够促进“先知系统”及其相关的系列产品能够不断更新迭代,助力医疗科技发展,更好的帮助患者迈向康复之路。我们热切期待更多的领域专家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合作,共同在液体活检研究领域创造新的科研高峰,我司团队也将不断打开思路、持续学习、不断创新,永远保持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最优的状态,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呈现更美好的未来。
学术盛宴暂时落幕,但创新的火花永不熄灭。当我们凝视显微镜下的单个细胞时,看见的是整个生命科学的星辰大海。我司将始终以“以精准医疗造福和改善民生”为使命,与各位同仁、专家学者携手,共同书写肿瘤早筛的新篇章。